建筑业是危险行业之一,虽然各参与人员下大力气预防事故的发生,但由于生产事故的不确定性和目前建筑行业生产力水平的限制,生产事故仍难于杜绝。既然事故的发生不可避免,建筑施工企业应当在事故发生的紧急关头开展有效的应急救援行动,这样才能避免或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为了确保救援行动开展及时、有效,企业应在事故发生前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由于应急预案工作在我国发展时间不长,多数施工企业的应急预案都存在针对性不强、可操作性差、覆盖面不全、相互衔接不畅、可读性差等问题,现根据《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9002-2006,结合本人体会,谈谈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以期能起抛砖引玉的作用。
要使应急预案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编制前应做充足的准备,这些准备包括资料搜集、事故分析、应急资源及能力评估等三方面内容。
2.1编制应急预案应搜集各方相关的信息资料,并通过分析,从其中筛选出对预案编写工作具有价值的信息,作为预案中的危险源与风险分析、预防与预警、信息报告、应急响应等要素的编写依据,应搜集的资料主要包括:
2.1.1工程项目的相关资料,例如项目所在地的地形、地质、周围环境、气象条件、工程概况、结构形式、施工方法、施工机械等。
2.1.2本企业相关资料,例如企业的应急人员技能、应急物质数量、应急设备的状况、事故案例等。
2.1.3建设工程相关的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及相关政府部门预案,例如《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本市的《建设工程重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等。
2.2建筑施工安全生产事故类型主要是坍塌、触电、物体打击、高处坠落、机械伤害、火灾、中毒等事故。事故是应急管理的对象,要使应急预案有针对性,就得对施工企业的事故进行分析,分析内容包括确定企业经验范围内各工程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发生原因及事故后果。例如以外架手架工程为例,编制前就应该对该工程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发生原因、事故后果进行分析,如表1。
2.3应急资源及能力评估是单位建立应急组织和应急物质装备保障系统的基础,是编制应急预案的主要依据。企业应急资源包括应急人员、应急设施、装备和物质等;应急能力包括人员的技术、经验和接受的培训等。应急资源和能力将直接影响应急行动的有效性,应急预案制定前,应当对施工单位及各项目部的应急资源及能力做全面、客观的评估。
施工企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包括总体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及现场处置方案。应急预案应覆盖施工现场可能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
综合应急预案是从总体上阐述事故的应急方针、政策,应急组织结构及相关应急职责,应急行动、措施和保障等基本要求和程序,是应对各类事故的综合性文件。
专项应急预案是针对具体的事故类别、危险源和应急保障而制定的计划或方案,是综合应急预案的组成部分。建筑施工企业常见的事故专项应急预案主要有:坍塌事故应急预案、火灾事故应急预案、高处坠落事故应急预案、中毒事故应急预案等。
现场处置方案是针对施工现场具体的场所或设施、岗位所制定的应急处置措施。按照事故类型分,施工项目部现场处置方案主要包括:高处坠落事故现场处置方案、物体打击事故现场处置方案、触电事故现场处置方案、机械伤害事故现场处置方案、坍塌事故现场处置方案、火灾事故现场处置方案、中毒事故现场处置方案等。
建筑施工企业公司一级应编制总体应急预案和各类专项应急预案,项目部一级应编制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施工企业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体系如图:
施工现场某一事故发生时,如果事故影响较小,可能启动现场处置方案进行处理就可控制事故。但如果事故影响超出了现场处置方案的处置能力,就需启动项目部专项应急预案,如果项目部专项应急预案也不能控制事故,就要启动公司甚至政府一级相关预案。在依次启动不同层次预案的过程中,实际所面对的是同一个事故,因此不同的应急预案在应对事故的程序、处置方案、指挥协调、应急资源的配置等问题应相互衔接、平滑过渡,只有这样在对同一个事故的不同预案才能起到一个合力的作用,否则在启动不同预案时不但没能够使问题得到更好解决,而且有可能使事态更加严重。
建筑业与其它工业不同,不同的项目其产品结构、施工环境、施工方法、管理人员都不同,为了确保应急预案的有针对性,不同项目部在项目开工前都应根据本项目部的情况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而项目部是因工程开工而组建,随工程结束而终止的,项目部的寿命短则几个月,长则几年,是一个临时性组织。项目的临时性决定了施工企业必须不断制定项目级的应急预案,相对于项目级应急预案的临时性来说,建筑施工企业公司级的应急预案较相对固定,因此新组建的项目部在编制应急预案前应全面分析公司级的应急预案,以公司级应急预案为编制依据,这样才能确保项目级的应急预案与公司级应急预案相互衔接,在现场发生事故时事态才能得到有力控制。
建筑施工现场的工人主要来自农村,其文化程度普遍偏低,识别能力不强,而且其流动性又大,学习时间少,所以项目部在编制应急预案时更应该注意预案的可读性,应做到语言简洁、通俗易懂,特别是面向操作工人的现场应急处置方案的应急组织、事故报告程序、处置措施等要素应尽量以图表的形式表达,例如表2(某一现场处置方案的处置措施)。只有做到应急预案易学、易懂、易掌握,使工人不需接受太多的培训就能掌握预案的内容,才能确保在工人频繁“流动”情况下,各现场处置方案仍能稳定地起到作用。
触电1、迅速拉闸断电,用木棒等不导电的材料将触电者与触电线、将伤者抬到平整场地按照有关救护知识立即救护。
在电力安全教育中,对电力企业职工的培训是安全教育过程中最为重要的环节,努力提高电力安全的培训效率是加强电力安全教育培训的可靠保障。然而,当前多数电力企业的安全培训效果并不理想,当然这其中也存在多种多样的原因,下面浅析目前安全培训的弊端,结合实际工作,谈谈电力安全事故教育在安全培训中的作用。
1.思想重视程度不足。由于安全培训相对一线生产经济效益比较缓慢,不能立竿见影,造成人们长期以来对安全教育重视程度不够,因而一些企业领导在思想上不重视,行动上走过场,同时,这种消极态度也会影响到下属职工,受训人员常常也不能对电力安全培训重视起来,并不能真正意识到安全培训的重要性。
2.培训方式简单陈旧。照本宣科是目前教育领域的通病,即便是多媒体教学已普及,只是模式上的变更,教学形式并未出现新的效果,而安全培训应该具有更为灵活多变的教学模式,仅仅依靠传统的知识传输,不利于提高电力安全培训的效果。
3.管理人员培训缺失。当前,大多数企业把安全培训的重心放在一线职工身上,而管理人员及领导者通常不在培训之列,这是一种不正常的培训人员安排,同时也导致了部分管理人员和领导者行动上、意识上的培训缺失。电力企业领导、管理人员是电力安全生产的决策者、指挥者和组织者,他们的安全责任更大,他们的安全意识的强弱程度将影响着整个电力生产状况的安危,因而对管理人员进行电力安全培训将更为重要。
目前,电力安全事故培训模式化,安全管理部门对安全事故进行分析,得出事故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以及经济损失,形成事故文件下发各部门组织学习,效果无从反馈,下面我从一起安全事故,浅析一下安全事故案例培训对各级各岗位人员的作用。
案例:某供电局在修复农村低压线路故障过程中发生倒杆,造成一名员工死亡的一般人身事故。
事故直接原因:(1)电杆损坏严重,抗弯强度大幅下降,已不能满足登杆作业的强度要求。(2)防倒、断杆措施不足。(3)风险管控能力不足,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不足,采取的措施不足以保证作业的安全。
事故间接原因:线路组成构件强度配合不符合要求,当线路遇外力冲击时扩大了受损范围。
暴露的问题:(1)故障抢修管理方面,作业班组执行故障抢修管理制度刚性不够;(2)项目建设管理方面,一是图纸设计流于形式,没能结合现场山地的实际设计,以至工程无法按图施工;二是盲目施工,施工单位在无法按图纸施工的情况下,未办理设计变更,更换导线,并加大线路档距;三是现场监理不到位,监理失职,未能督促施工单位按照设计图纸施工或办理变更;四是项目建设管理存在严重的“以包代管”,没有项目设计进行审查,在材料发生变更、竣工图与原设计方案出入较大的情况下均未能督促相关参建单位履行设计变更手续;验收流于形式把关不严;(3)执行电气工作票制度不到位。
1.管理人员安全培训的重要性。有管理人员认为,我抓好生产,完成生产指标已经很不错了,安全与我何关?上面的案例分析,可以看出,管理人员安全意识到位、管理到位,这样的安全事故本可以杜绝的。在管理人员中开展案例培训,因为管理不到位造成事故的原因,教育管理人员安全生产不仅仅是一线职工的事情,管理作用也很重要。
2.事故案例培训的普遍适用性。安全事故案例,从多角度分析事故原因,教育各环节工作人员,因为他们的工作不到位,为事故的发生埋下隐患。上述案例教育设计人员,因为设计没变更、现场设计不到位,造成施工无法按图施工,验收人员把关不严等均为事故发生留下隐患。
3.事故案例培训效果明显。安全事故案例,血的教训,极其严重的后果,深深震撼每一位学习人员,培训的过程同时也是警钟敲响的过程,这种无形的影响势必使电力安全培训效果更加明显。
5、建筑工程事故百亿元产值死亡率控制在7人以内,减少一般事故,遏制三级以上重大事故发生,杜绝特大伤亡事故。
《条例》是我国第一部规范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的行政法规,对于依法加强建设工程安全生产工作具有重大意义。为做好《条例》的宣传贯彻工作,进一步提高我市建设系统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使广大干部职工深刻领会《条例》精神,建委决定于上半年分期举办《条例》学习培训班,并充分利用报纸、网络等新闻媒介广泛进行宣传。各单位要认真制定学习贯彻《条例》工作计划,企业内部要举办多层次、多形式的培训班。特别是建筑业和工程监理企业要针对实际,开展好全员学习活动,重点对一线作业人员进行岗前培训教育。
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建立和实施是2004年安全生产检查的一个重点。各企业要建立健全严格的安全生产责任制,一级抓一级,逐级抓落实。同时要在责任制的落实上下大力气,不断探索,制定出符合企业自身特点的落实办法,使安全生产责任制真正落到实处。
2004年继续落实辽宁省建设系统“十五”期间安全达标方案,广泛开展施工现场安全达标和创建文明工地活动。同时转变工作重点和工作方法,从重点监督检查企业施工过程实体安全,转变为重点监督检查企业安全责任制的建立和实施状况,以及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落实和执行情况;从以告知性检查为主,转变为以随机抽查及巡查为主。全年开展不间断的抽查和巡查,将安全生产工作落到实处。充分利用网络优势,2004年在锦州市建筑管理信息网上建立企业安全状况、不良记录和事故报送、处罚信息系统,凡出现重大事故的单位和责任人一律在网上予以公开曝光。并在全市实行《施工企业安全生产条件评价制度》,把安全生产条件评价结果作为企业资质年检、晋升资质等级的基本条件,对发生重大安全事故的企业实行一票否决制,对事故多发企业和责任人将依法予以从重处罚,直至清出建筑市场。
拟于2004年制定《锦州市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办法》、《建筑施工企业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考核管理办法》、《特种作业人员培训考核办法》、《房屋建筑工程特种设备监督管理办法》、《建设单位工程安全施工备案制度》、《施工企业安全资质考核制度》和《建筑工程事故报告制度》。加大对工程标准规范和有关法律法规执行的监督检查,督促企业及时淘汰落后工艺和设备。
做好安全培训教育工作,组织建筑和工程监理企业主要负责人、项目经理和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考试、发证工作;组织《条例》和建设部制定的《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标准》的培训工作;指导企业开展全员安全生产培训和新工人及工人转岗工作培训;积极与有关部门协调在对农民工进行职业技能鉴定的同时,进行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的培训。
⒉依据《辽宁省建筑施工现场文明施工管理规定》,树立个以上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样板施工现场,带动本地区建筑施工现场达到标准。
⒌建筑工程事故百亿元产值死亡率控制在人以内,减少一般事故,遏制三级以上重大事故发生,杜绝特大伤亡事故。
《条例》是我国第一部规范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的行政法规,对于依法加强建设工程安全生产工作具有重大意义。为做好《条例》的宣传贯彻工作,进一步提高我市建设系统安全生产x管理工作,使广大干部职工深刻领会《条例》精神,建委决定于上半年分期举办《条例》学习培训班,并充分利用报纸、网络等新闻媒介广泛进行宣传。各单位要认真制定学习贯彻《条例》工作计划,企业内部要举办多层次、多形式的培训班。特别是建筑业和工程监理企业要针对实际,开展好全员学习活动,重点对一线作业人员进行岗前培训教育。
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建立和实施是××年安全生产检查的一个重点。各企业要建立健全严格的安全生产责任制,一级抓一级,逐级抓落实。同时要在责任制的落实上下大力气,不断探索,制定出符合企业自身特点的落实办法,使安全生产责任制真正落到实处。
××年继续落实辽宁省建设系统“十五”期间安全达标方案,广泛开展施工现场安全达标和创建文明工地活动。同时转变工作重点和工作方法,从重点监督检查企业施工过程实体安全,转变为重点监督检查企业安全责任制的建立和实施状况,以及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落实和执行情况;从以告知性检查为主,转变为以随机抽查及巡查为主。全年开展不间断的抽查和巡查,将安全生产工作落到实处。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年在锦州市建筑管理信息网上建立企业安全状况、不良记录和事故报送、处罚信息系统,凡出现重大事故的单位和责任人一律在网上予以公开曝光。并在全市实行《施工企业安全生产条件评价制度》,把安全生产条件评价结果作为企业资质年检、晋升资质等级的基本条件,对发生重大安全事故的企业实行一票否决制,对事故多发企业和责任人将依法予以从重处罚,直至清出建筑市场。
拟于××年制定《锦州市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办法》、《建筑施工企业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考核管理办法》、《特种作业人员培训考核办法》、《房屋建筑工程特种设备监督管理办法》、《建设单位工程安全施工备案制度》、《施工企业安全资质考核制度》和《建筑工程事故报告制度》。加大对工程标准规范和有关法律法规执行的监督检查,督促企业及时淘汰落后工艺和设备。
做好安全培训教育工作,组织建筑和工程监理企业主要负责人、项目经理和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考试、发证工作;组织《条例》和建设部制定的《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标准版权所有!》的培训工作;指导企业开展全员安全生产培训和新工人及工人转岗工作培训;积极与有关部门协调在对农民工进行职业技能鉴定的同时,进行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的培训。
2004年锦州市建筑安全生产工作指导思想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以宣传贯彻执行《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为契机,着力突出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两个重点。深入开展创建文明工地活动,强化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加大安全生产随机抽查和巡查力度,确保安全生产工作的全面落实。 全市建筑安全生产工作的主要目标是: 1、按照建设部颁发的《建筑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建筑企业施工现场合格率达到100%。其中一二级企业施工现场,优良率达到30%以上;*企业施工现场优良率达到20%以上。 2、依据《辽宁省建筑施工现场文明施工管理规定》,树立30个以上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样板施工现场,带动本地区建筑施工现场达到标准。 3、杜绝使用国家有关部门指定淘汰的吊车。 4、死亡事故结案率达到100%。 5、建筑工程事故百亿元产值死亡率控制在7人以内,减少一般事故,遏制*以上重大事故发生,杜绝特大伤亡事故。 为实现上述工作目标,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认真宣传贯彻执行《条例》,依法加强建设工程安全工作 《条例》是我国第一部规范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的行政法规,对于依法加强建设工程安全生产工作具有重大意义。为做好《条例》的宣传贯彻工作,进一步提高我市建设系统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使广大干部职工深刻领会《条例》精神,建委决定于上半年分期举办《条例》学习培训班,并充分利用报纸、网络等新闻媒介广泛进行宣传。各单位要认真制定学习贯彻《条例》工作计划,企业内部要举办多层次、多形式的培训班。特别是建筑业和工程监理企业要针对实际,开展好全员学习活动,重点对一线作业人员进行岗前培训教育。 二、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建立和实施是2004年安全生产检查的一个重点。各企业要建立健全严格的安全生产责任制,一级抓一级,逐级抓落实。同时要在责任制的落实上下大力气,不断探索,制定出符合企业自身特点的落实办法,使安全生产责任制真正落到实处。 三、进一步加大检查监管和处罚力度 2004年继续落实辽宁省建设系统“十五”期间安全达标方案,广泛开展施工现场安全达标和创建文明工地活动。同时转变工作重点和工作方法,从重点监督检查企业施工过程实体安全,转变为重点监督检查企业安全责任制的建立和实施状况,以及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落实和执行情况;从以告知性检查为主,转变为以随机抽查及巡查为主。全年开展不间断的抽查和巡查,将安全生产工作落到实处。充分利用网络优势,2004年在锦州市建筑管理信息网上建立企业安全状况、不良记录和事故报送、处罚信息系统,凡出现重大事故的单位和责任人一律在网上予以公开曝光。并在全市实行《施工企业安全生产条件评价制度》,把安全生产条件评价结果作为企业资质年检、晋升资质等级的基本条件,对发生重大安全事故的企业实行一票否决制,对事故多发企业和责任人将依法予以从重处罚,直至清出建筑市场。 四、加快制定与“条例”相配套的规章和办法 拟于2004年制定《锦州市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办法》、《建筑施工企业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考核管理办法》、《特种作业人员培训考核办法》、《房屋建筑工程特种设备监督管理办法》、《建设单位工程安全施工备案制度》、《施工
企业安全资质考核制度》和《建筑工程事故报告制度》。加大对工程标准规范和有关法律法规执行的监督检查,督促企业及时淘汰落后工艺和设备。 五、做好安全教育培训工作 做好安全培训教育工作,组织建筑和工程监理企业主要负责人、项目经理和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考试、发证工作;组织《条例》和建设部制定的《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标准》的培训工作;指导企业开展全员安全生产培训和新工人及工人转岗工作培训;积极与有关部门协调在对农民工进行职业技能鉴定的同时,进行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的培训。 六、继续深化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着力解决多发事故和突出问题 2004年专项整治的重点在制度建设,完善建立安全技术方案论证,在严格执行标准和技术方案,重点环节的有效控制等方面做文章,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一是强调各方责任的落实,重点落实审批、验收、检查等责任制度。二是看有没有方案,对土石方开挖、深基坑支护、地下暗挖工程、降水工程、高大模板工程、超重吊装、脚手架工程等技术方案是否有论证、审查,论证审查的技术方案不得擅自随意变动。三是施工、监理严格验收检查,特别是在重点环节、重点内容上进行重点监控,确保标准规范的落实。 七、做好施工企业和设备租赁企业特种设备的注册登记、发牌和安装拆除企业资质的核准工作 依法监督指导特种设备检测机构对房屋建筑工程用特种设备的检测工作。认真抓好拆除工程的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加强拆除队伍的资质管理和拆除方案的审查。
2、依据《辽宁省建筑施工现场文明施工管理规定》,树立30个以上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样板施工现场,带动本地区建筑施工现场达到标准。
5、建筑工程事故百亿元产值死亡率控制在7人以内,减少一般事故,遏制三级以上重大事故发生,杜绝特大伤亡事故。
《条例》是我国第一部规范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的行政法规,对于依法加强建设工程安全生产工作具有重大意义。为做好《条例》的宣传贯彻工作,进一步提高我市建设系统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使广大干部职工深刻领会《条例》精神,建委决定于上半年分期举办《条例》学习培训班,并充分利用报纸、网络等新闻媒介广泛进行宣传。各单位要认真制定学习贯彻《条例》工作计划,企业内部要举办多层次、多形式的培训班。特别是建筑业和工程监理企业要针对实际,开展好全员学习活动,重点对一线作业人员进行岗前培训教育。
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建立和实施是2005年安全生产检查的一个重点。各企业要建立健全严格的安全生产责任制,一级抓一级,逐级抓落实。同时要在责任制的落实上下大力气,不断探索,制定出符合企业自身特点的落实办法,使安全生产责任制真正落到实处。
2005年继续落实辽宁省建设系统“十五”期间安全达标方案,广泛开展施工现场安全达标和创建文明工地活动。同时转变工作重点和工作方法,从重点监督检查企业施工过程实体安全,转变为重点监督检查企业安全责任制的建立和实施状况,以及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落实和执行情况;从以告知性检查为主,转变为以随机抽查及巡查为主。全年开展不间断的抽查和巡查,将安全生产工作落到实处。充分利用网络优势,2005年在锦州市建筑管理信息网上建立企业安全状况、不良记录和事故报送、处罚信息系统,凡出现重大事故的单位和责任人一律在网上予以公开曝光。并在全市实行《施工企业安全生产条件评价制度》,把安全生产条件评价结果作为企业资质年检、晋升资质等级的基本条件,对发生重大安全事故的企业实行一票否决制,对事故多发企业和责任人将依法予以从重处罚,直至清出建筑市场。
拟于2005年制定《锦州市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办法》、《建筑施工企业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考核管理办法》、《特种作业人员培训考核办法》、《房屋建筑工程特种设备监督管理办法》、《建设单位工程安全施工备案制度》、《施工企业安全资质考核制度》和《建筑工程事故报告制度》。加大对工程标准规范和有关法律法规执行的监督检查,督促企业及时淘汰落后工艺和设备。
做好安全培训教育工作,组织建筑和工程监理企业主要负责人、项目经理和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考试、发证工作;组织《条例》和建设部制定的《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标准》的培训工作;指导企业开展全员安全生产培训和新工人及工人转岗工作培训;积极与有关部门协调在对农民工进行职业技能鉴定的同时,进行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的培训。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为缓解城市交通拥挤的状况,国内许多大城市相继修建地铁。 目前,我国隧道总里程7 000 km 以上,而且每年还以450 km 以上的速度增长,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进入了迅猛发展时期. 在地铁建设施工阶段,国内采用的较成熟的施工方法主要有: 明挖法、盖挖法、浅埋法、盾构法和矿山法等5 种[1-2]。
由于地铁大多建在人口密集、经济繁华的城市,项目投资又大、建设期长、技术复杂,具有较强的特殊性(如: 地理位置特殊、对工程质量和安全要求高、工程量巨大、涉及工程专业多、地下和露天作业多、施工过程与周边环境状况关系密切等) ,所以,在地铁施工过程中存在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和隐患。
根据调查,搜集到我国相关几个城市的地铁施工安全事故,虽然事故案例并不全面,但通过对这些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地铁事故的分析,仍然可以从不同方向和视角揭示地铁施工安全影响因素和事故发生的规律(见表1) 。
以上是对北京、西安、深圳三个城市在不同年份的地铁施工事故的整理,从案例中可以看到,造成地铁施工事故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坍塌是发生频率最高,也是危害最严重的事故; 同时,由于地铁施工环境的特殊性,渗漏在南方水域发达的地方较易发生,且很多由于初期不重视,小渗漏慢慢变成大事故. 参考《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 UDC658.382GB) 》,选取几类发生频率较高的地铁事故类型,其余统一归为其他伤害. 对近十年的事故进行统计分析,按事故类型分布情况如图1所示[3]。
结合案例可以看到,在地铁施工过程中因地质问题、施工管理问题等造成的坍塌是发生频率最高的一类事故; 另外,水害、火灾、机械伤害以及物体打击是另外几种发生频率较高的事故. 这些事故往往并不是单独发生的,在许多的情况下,一些安全事故发生以后,常常诱发出一连串的其他安全事故。
2008 年11 月15 日,某地铁站 基坑现场发生大面积坍塌事故,八车道的风情大道塌陷长度100 多米,塌陷深度20 米左右,边上的河水倒灌向塌陷的地铁坑道内,工地结构性坍塌造成自来水钢管断裂,大量水涌出淹没事故现场,事故造成21 人死亡, 24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4 961 万元[4]。
( 1) 设计方因素,设计方案存在严重缺陷,主要问题是地下连续墙设计埋入土体深度严重不足,不能有效抵御大量的车流活载以及土体遇水饱和度等,造成整体坍塌;
( 2) 施工方因素, 施工单位违规施工,冒险作业,基坑严重超挖; 支撑体系存在严重缺陷且钢管架设不及时; 开挖后的垫层未及时浇筑; 部分施工人员属于临时工,经验不足;
( 4) 环境因素,该站属于江流域的孤独地带,即为沙土和软土过渡的地带。
地表层下30 多米主要是软土,软土的含水量高、可压缩性大、强度低,在地铁施工过程中,基坑外的软土层对四面连续墙以及基坑底部产生了强大的挤压力,最终连续墙及基坑被强大的软土挤压力冲破,发生坍塌事故, 坍塌事故后,又引起次生灾害,旁边河水倒灌,发生水害。
在原基坑地下连续墙的基础上,再打一道桩,浇注防渗墙加固基坑,同时在上面加冠梁,待这些支护达到一定强度后再开挖施救。
通过对地铁站坍塌事故实例分析,发现造成事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事故发生后不仅仅要追究施工单位现场的安全责任,还要认识到勘察、设计、监理、业主等单位的责任,综合分析查找施工中安全影响因素,及早做好相应准备和相关预防工作,提高警惕,减少工程事故的发生。
近年来,许多已建和在建的地铁工程,由于施工过程中防护措施及安全管理过程存在缺陷,从而引发安全事故,造成人员伤亡、经济损失和不良社会影响[5-6]。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必须要高度重视和切实做好防护措施及安全管理工作。 然而,由于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工程施工存在多头管理和立法空白,地下工程开发与施工大多各自为政,施工经验不足和安全意识缺失导致事故频发,因此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与施工管理亟待建立和完善科学的安全控制体系及有针对性的监管办法,结合相关的事故案例给出以下几点地铁施工过程中的防护建议:
( 1) 地铁工程施工过程中地质情况具有难见性,需要尽快完整收集地铁沿线相关的地质、水文、地下管线等勘探资料,从系统总平面布置到每一个局部结构都要按照相关规范规程和技术标准进行设计;
( 2) 注重工程质量,尤其是围护结构的质量,围护结构的实体质量和止水效果关系到基坑开挖的结构安全,高质量的围护结构和可靠的支撑可以起到预防坍塌事故的效果;
( 3) 在地铁施工实施前,要对参与工程施工的全体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和安全教育培训,加强安全教育力度,在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守有关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作业规程;
( 5) 应在地铁及其他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方面建立严格的立法和相应的政策及施工规程,使施工管理能够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 6) 对于地铁建设中出现的事故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在明确事故原因的基础上,有必要提出相应的地下空间工程施工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 7) 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发现事故征兆,必须立即采取果断的措施进行处理;
( 8) 及时针对地铁及地下空间工程的施工技术进行分析,总结施工技术的难点和关键点,依据相关标准,给出施工技术评价。
目前,国内有北京、上海、西安、深圳、广州等十多个城市地铁线路已经投入运营,福州、青岛、长春等地正在进行地铁施工,全国还有十多个城市在申请建设地铁工程. 我国城市地铁建设正逐步进入稳步、有序和快速的发展阶段,但各个城市的地铁建设安全事故时有发生,本文以具体案例为背景,从一个侧面分析了地铁施工安全事故发生的影响因素及相应的注意事项,有助于减少地铁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1] 唐丰.地铁施工安全管理与防护措施[J].安全与健康,2010( 1) : 36-37.
[2] 钟春玲,叶增.城市地下工程施工新技术发展概述[J].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1,28( 6) : 7-10.
[3] 邓小鹏,李启明,周志鹏.地铁施工安全事故规律性的统计分析[J]. 统计与决策, 2010( 9) : 87-89.
随着我国电力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竞争的激烈,导致企业生存存在很大的挑战,企业想要在以后可持续性发展,就必须做好电力建设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例如在管理中执行安全责任制,强化管理人员在安全方面的培训,设立健全的安全管理监督机制,对现场出现的安全隐患及时排查,严格按照安全四步法指导施工现场的安全工作,下面就深入进行分析。
在很多建设单位中,施工前没有设计一个合理的施工方案,一般施工队伍都是严格按照制定的施工图纸施工,如果出现问题,也不能擅自改变这一方案,要和设计人员、技术人员沟通,双方达成一致后,经过重新设计才能施工。但是很多施工单位没有设计出合理的施工方案,那么一线施工人员按照错误图纸施工,完成后的工序肯定不合格,后期肯定要进行返工,不仅浪费大量人力物力,同时也延误施工工期,不利于工程的建设。
在电力建设现场施工管理中,大型机械设备的管理也是安全管理的重要一部分,该工作贯穿机械使用寿命的全过程中,如果管理不到位,就会引发群死群伤的事故,通过对近些年管理安全问题的分析,发现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大型机械设备质量不合格,在设备质量审批中没有严格把关,在设备运输吊装工作中,操作不严密,方案不完善,导致设备外观出现磕碰,甚至导致内部元件出现质量问题,设备到达现场后,其日常的使用维护工作不全面,管理工作落实不到位。在施工中出现狭窄地方出现很多大型设备同时操作,不仅相互影响,而且很容易出现事故,再加上现场管理不到位,现场场地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就会引发安全事故,出现一些列的安全惨剧。
进行任何的施工建设时,都需要有足够的安全意识,如果安全意识不到位,那么在处处都存在安全威胁的施工现场,很容易发生安全事故,不仅会影响个人的身体健康情况[1],同时对施工企业也会造成很大的损失。施工人员的安全和健康是保证交通工程顺利进行的基础,但是很多施工人员,管理人员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例如管理人员在现场没有真正履行自己管理的职责,其监督管理能力下降,那么一线员工本来薄弱的安全意识也没有了监督,都存在侥幸的心理进行施工。当监督人员在现场监督时还都可以按照要求进行[2],一旦监督人员离开现场工程案例,很多施工人员把安全帽摘下来,或者进行高空作业时没有严格按照程序进行,致使施工事故频繁发生。
施工方案的制定非常重要,如果在方案制定就出现问题,那么后续的施工管理工作肯定面临很多问题。因此在进行电力工程图纸绘制时,相关人员要到施工现场进行勘察,了解实际的地质条件,对地下水深度,附近的自然环境,以及当地天气等进行了解,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将不利因素都考虑进去,保证施工方案的合理性,这样才能保证工程顺利的实施。结合不利因素,编制好施工现场预案,能够有效预防在施工操作中出现一些意外问题,如果发生事故后,可以迅速做好对受伤人员的抢救工作,并在最短时间内得到有组织的紧急救治在电建施工现场中。一般情况下,制定的预案主要涉及到火灾事故处置,化学危险品的应急处理,机械设备应急预案,射线事故应急预案,食品中毒应急预案,防台风防汛应急预案,伤亡事故应急预案等。
针对上述提出的问题,在以后的工作中,相关人员必须重视大型机械的管理工作。例如在进行设备安装拆卸时,都要严格根据出厂说明书操作,不能只凭个人经验操作,避免发生安全问题。在后期的维护使用过程中,也要遵循设备的基本维护保养方法和流程,定期进行设备,添加相关的机油,对设备进行清洗,避免其生锈,如果设备出现故障,工作人员要在第一时间进行检修,更好配件,时刻保证设备处于工作状态,避免耽误施工进程。对各个环节进行保养时都要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采取一切有效措施,消除一切可能使机械受到损坏,人身安全受到威胁的因素和现象。根据机械设备管理好的电力施工企业经验,应做好以下几点,第一点,为了提高机械的完好率,定期对机械检查、保养和修理。第二点,要求械安全保护设施齐全,设备接地一定要满足安全规程要求,保证使用的安全性[3]。第三点,加强对机械操作使用人员的培训,提高其操作水平。第四点,加强单机安全技术档案,对日常检查、维修等情况仔细记录,并入档案中,有利于以后的查找和维修,搞做好状态识别,定期检验鉴定做好相关记录。第五点,对于相关的机械保养要及时补充和完善,有针对性地对机械进行定期保养和故障检修, 确保机械设备良好。
通过多年的工作总结发现,对于电力施工人员而言,具有良好的技术水平,安全责任意识,在日常工作中,尤其是安全生产中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因此企业在以后l展中,应该加强对现场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其管理技能,增强安全责任意识,提高其现场管理的综合素质。例如对新老员工进行区别培训,对于新入职员工,培训的主要内容就是岗位责任,岗位安全意识,以及个人的操作管理技术能力,让其在最短时间内胜任岗位,及时发挥其作用。对于老员工而言,进行基础的技术培训后,在此基础上,还应该进行案例培训,可以引用其他企业的安全事故案例,或者使用该企业的实际案例,分析出现安全事故的原因,对事故发生后的预案处理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价,然后提出合理化建议,将问题剖析透彻之后,要求相关人员针对企业现状,提出合理化建议,相关职能部门再结合企业具体要求,对当前管理中存在的弊病加以更正,优化其预案处理,优化管理流程。
总结:通过以上对电力建设施工现场安全管理问题,发现在做好上述工作后,企业还应该建立完善的监督管理体系,这是日常工作的指标,按照管理要求实施管理,避免出现管理疏漏,除此之外,相关领导要做好落实工作,坚决避免走形式过场问题的出现。
1从微观管理向宏观管理转变,随着物权法的出台及进一步细化,公司法的不断完善,政企分开、政资分开的改革深入,企业和政府的社会功能和责任越来越明确,工商行政管理要从原来的市场管理员转变为宏观调控者。法制的健全,不仅体现在法律体系的完善和全面,更体现在经营者法律意识的加强,投机意识的减弱,履法能力的加强。工商局要从重点处理个案变为重点引导社会企业走正确的路,行正确的事,获正确的利。从而,工商行政管理最大的变化是从局部眼光转变为全局观念。这也是体现服务型政府的关键。
2从事故处理向预防事故发生转变。在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将在资本构架、产业结构、经营模式等方面发生巨大变化。在这一过程中,世界经济的动荡,都会直接和间接影响到我国经济,重大的变化,事故、甚至危机也就难免发生。为此。工商行政管理要从局部事故处理,提高到全局性管理,站在全国、全地区的高度预防事故和危机的发生。一旦事故发生,要预防从事故转变为危机。这是我们当前最薄弱的方面。
3从简单执法到“法、理、情”平衡执法。我国的国情复杂,而且发展快、变化大。因此。简单依靠现行法律法规来面对千变万化的市场和行为,经常有失公允。回到“人治”是错误,必须改变我们对“法治”的片面理解,不仅要依据法律条款办事,更要在执法过程中充分体现出“法、理、情”的平衡和协调,提高执法队伍的社会信任、处理能力和执法效果。
1立法的依据。各种法律的制订和应用,最重要的依据是社会发展中各种利益分配平衡机制。而案例库将给我们提供这样的事实依据,可以从中获得发生的原因、概率、后果等要素。据此立法科学而高效。
2处理问题的参照。处理类似问题时作为参考,不仅能提高效率,而且真正做到“法、理、情”平衡。既可防止主观、武断的发生,也可防止腐败现象的滋生。每处理一个案子都要记入案例库。不仅有统计作用,也有利于长效和广义的监管。
3学习提高的基础和工具。对于资深的干部,如不加强学习,将无法适应变化着的形势而保持已有的优势。对于新手则更需要学习,以胜任日益繁重的工作任务。而案例学习不仅学习到各方面的经验,更是提升到理论的基础,是最高效的学习方法。
4相互交流的平台。各地区、各部门之间的交流是十分重要的活动,尤以案例交流更实用、更高效,成为学术机构相互学习和交流的平台。
1建立国家和地区两级案例库。带全局性的案例应该纳入全国库。各省、市、自治区应该根据自身特点建立各自的案例库。
2案例库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信息化是基础,而长期化才会有效用。不能指望一两年就能完成建库的过程,只有通过长时间的积累和改进。才能获得有效的案例库。同时,这也将成为工商行政管理理论体系的成果和支持。
3入库的案例必须标准化。入库的案例必须包括该案发生时内外环境、发生过程、处理过程及其评价和结果。不同案例有不同的要求,但基本要求应统一规范。
4应用案例库应遵循的规则。对其管理中,既能使各级人员根据需要灵活应用,又要保证安全、可靠,确保其权威性。
1)案例的标准化要求。不能简单地将原来案子的总结报告列入,而要制定明确的文本规范;也不同于以前我们已经编制过的案例选编。
2)进入案例库的标准化要求。每个案子都应得到审查,分成两级。一级是单独设立案例进入,即以前没有类似的案子,需要编制、审查、核准,进入:二级是进入已有的类似案子,则需进行案例统计,含数字和状况,以统计方式进入。
3)案例库管理制度。使用案例的要求和条件,案例的编号和分类,案例的安全及检查,案例的出版和调用。
4)案例库和各项法律、法规的关系:案例事实与相关法律之间的衔接和适应性,应该有明确的注解和说明,尤其是有较大的差异时,更需要明确注释,以备法律条款的修订和更改。作为实据。
1)工商行政管理局和工商行政管理学会应该有明确的分工。学会可以从理论上进行研究和参与撰写、编制等;工商局应该掌握制度制定、审批、管理权限等;
在电力安全教育中,对电力企业职工的培训是安全教育过程中最为重要的环节,努力提高电力安全的培训效率是加强电力安全教育培训的可靠保障。然而,当前多数电力企业的安全培训效果并不理想,当然这其中也存在多种多样的原因,下面浅析目前安全培训的弊端,结合实际工作,谈谈电力安全事故教育在安全培训中的作用。
1.思想重视程度不足。由于安全培训相对一线生产经济效益比较缓慢,不能立竿见影,造成人们长期以来对安全教育重视程度不够,因而一些企业领导在思想上不重视,行动上走过场,同时,这种消极态度也会影响到下属职工,受训人员常常也不能对电力安全培训重视起来,并不能真正意识到安全培训的重要性。
2.培训方式简单陈旧。照本宣科是目前教育领域的通病,即便是多媒体教学已普及,只是模式上的变更,教学形式并未出现新的效果,而安全培训应该具有更为灵活多变的教学模式,仅仅依靠传统的知识传输,不利于提高电力安全培训的效果。
3.管理人员培训缺失。当前,大多数企业把安全培训的重心放在一线职工身上,而管理人员及领导者通常不在培训之列,这是一种不正常的培训人员安排,同时也导致了部分管理人员和领导者行动上、意识上的培训缺失。电力企业领导、管理人员是电力安全生产的决策者、指挥者和组织者,他们的安全责任更大,他们的安全意识的强弱程度将影响着整个电力生产状况的安危,因而对管理人员进行电力安全培训将更为重要。
目前,电力安全事故培训模式化,安全管理部门对安全事故进行分析,得出事故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以及经济损失,形成事故文件下发各部门组织学习,效果无从反馈,下面我从一起安全事故,浅析一下安全事故案例培训对各级各岗位人员的作用。
案例:某供电局在修复农村低压线路故障过程中发生倒杆,造成一名员工死亡的一般人身事故。
事故直接原因:(1)电杆损坏严重,抗弯强度大幅下降,已不能满足登杆作业的强度要求。(2)防倒、断杆措施不足。(3)风险管控能力不足,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不足,采取的措施不足以保证作业的安全。
事故间接原因:线路组成构件强度配合不符合要求,当线路遇外力冲击时扩大了受损范围。
暴露的问题:(1)故障抢修管理方面,作业班组执行故障抢修管理制度刚性不够;(2)项目建设管理方面,一是图纸设计流于形式,没能结合现场山地的实际设计,以至工程无法按图施工;二是盲目施工,施工单位在无法按图纸施工的情况下,未办理设计变更,更换导线,并加大线路档距;三是现场监理不到位,监理失职,未能督促施工单位按照设计图纸施工或办理变更;四是项目建设管理存在严重的“以包代管”,没有项目设计进行审查,在材料发生变更、竣工图与原设计方案出入较大的情况下均未能督促相关参建单位履行设计变更手续;验收流于形式把关不严;(3)执行电气工作票制度不到位。
1.管理人员安全培训的重要性。有管理人员认为,我抓好生产,完成生产指标已经很不错了,安全与我何关?上面的案例分析,可以看出,管理人员安全意识到位、管理到位,这样的安全事故本可以杜绝的。在管理人员中开展案例培训,因为管理不到位造成事故的原因,教育管理人员安全生产不仅仅是一线职工的事情,管理作用也很重要。
2.事故案例培训的普遍适用性。安全事故案例,从多角度分析事故原因,教育各环节工作人员,因为他们的工作不到位,为事故的发生埋下隐患。上述案例教育设计人员,因为设计没变更、现场设计不到位,造成施工无法按图施工,验收人员把关不严等均为事故发生留下隐患。
3.事故案例培训效果明显。安全事故案例,血的教训,极其严重的后果,深深震撼每一位学习人员,培训的过程同时也是警钟敲响的过程,这种无形的影响势必使电力安全培训效果更加明显。
4.事故案例培训意义深刻。案例培训是完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环节,创新安全培训模式,强化安全意识的重要性、安全防范的重要意义,宣传效果明显,教育意义深刻。
通过上述文字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电力安全事故案例培训的重要作用,在培训中使用典型案例,可以使培训更加科学化,培训效果更加明显。当然,最终的目的仍然是要提高职工的业务素质与专业技能,确保企业安全生产,提高经济效益。
Copyright © 2018-2024 竞技宝电竞首页·(中国)平台网址 版权所有 xml地图 网站地图 备案号:晋ICP备16004736号-2